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新设高职(专科)专业。本专业面向西北,特别是甘肃旅游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在各级旅游企、事业单位和旅游景区、景点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采用“2+1”和订单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导游服务、旅行社业务运行和管理、旅游中医养生、中医文化传播和中草药保健产品营销等四大能力。主要开设理论课程有管理学、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甘肃导游、导游基础与实务、旅游英语、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实践课程有模拟导游、导游解说、英语口语、旅游服务礼仪、旅行社运行与管理实务、酒店服务技能,特色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文化、中药学。毕业生要求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A级及以上)、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一级及以上)、导游资格证(汉语语种或外语语种)和普通话证(二甲)等证书。就业岗位主要为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岗位的导游员,旅行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的业务员、计调、部门经理、公务员,酒店服务与管理部门的服务员、部门部长、经理等,还可以专升本,考取西北师大等其他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二、教学条件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集合历史、地理、英语、中文、管理、经济、法律、中医、教育等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我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丰富。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现有专职教授2人,副教授15人,博士2人,硕士17人。校内拥有导游模拟训练中心等2处,校外有教学实训基地6处,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三、专业特色
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行业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国民收入水平显著增长,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养生保健。为此,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以习近平的“中医文化观”(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为指导,充分利用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学科优势和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充分利用甘肃地方丰富优质的中草药种植资源与产业研发优势,将旅游学与中医学密切结合,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的同时,拓展了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文化和中草药领域的基本知识,拓展了学生在中医养生、中医文化传播和中草药保健产品营销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就业和从业能力。
四、主要任课教师
梁发祥,男,汉族,甘肃定西人,1970年9月出生,199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现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教授,民盟定西市三届委员会副主委,定西市法学会理事,政协定西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承担《形式逻辑学》、《社会学》、《教育法学》、《婚姻家庭继承法》、《形势与政策》等十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农村代课教师问题研究》、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研究》、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研究》及省教科所项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人物选取的社会学分析》。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去农化倾向及其矫正》获定西市第三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出版论著《纳税人权利纵论》,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曾经被定西市人民检察院聘请为人民监督员,被定西监狱聘请为服刑人员法律辅导教师,被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聘请为法律援助工作者。
任职以来,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定西市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第三届定西市十大杰出青年、定西地区创新人才、定西师专第一届、第二届学术带头人、安定区普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罗卫国,1971年出生,男,汉族,甘肃定西人。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法律系,教育硕士。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中共党员。
主讲哲学、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2003年参编著作《定西史略》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以来主持甘肃省教科所项目《地方性大专院校与中学德育工作衔接性研究》。近年来发布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
包忠:男,生于1970年6月30日,甘肃渭源人,民盟盟员,副教授。人文教学部副主任。1994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一直承担地理系《中国地理》和《旅游地理》的教学及区域经济研究工作。在2008年教育部教学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荣获“教学评估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
杨继业,男,汉族,甘肃定西人,1970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讲《导游基础》。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各一项,主持校级项目一项,完成著作一部,学术论文十余篇。
张云香,陕西三原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人文教学部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省级骨干教师,定西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咨询专家。所带课程有:现代汉语、教师口语、写作与应用、普通话、秘书礼仪、语文教学论等。 编写出版教材《幼儿教师语言技能训练》《写作与应用》两本,《普通话》精品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先后在天水师院学报、高师学报等期刊发表《寻找思维盲点 克服思维障碍 》《复杂短语层次分析教学探究》等学术论文十多篇。
刘艳峰,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并取得学士学位,辅修英语专科并取得英语专科毕业证,讲师职称。2004年取得甘肃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参与本校及定西市各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至今。2011年起受聘为定西市语言文字工作咨询专家。2012年全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至2012年全程参与定西市临洮县、陇西县、通渭县、渭源县、岷县和漳县七县区所有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近年来承担文秘专业语言类课程《汉语教学》的教学任务,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12参与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的建设并担任主讲教师;2013年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14年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2015荣获甘肃省首届“丝路杯”大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年荣获全校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
杨齐,副教授,博士研究生。2007年进入我校,工作至今。201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优秀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5年获得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17年获得定西市社科成果优秀奖。主要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乾嘉关陇作家群研究”,项目负责人。并参与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甘肃小说八骏’研究”。
孙洁,女,甘肃定西人,1986年4月12日出生,讲师,本科学历,MPA(公共管理硕士)在读。2008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专业,获管理学学学士学位。2007年11月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资格证。现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教师兼组织人事处组织科科长。先后担任经济管理专业、思政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获“优秀班主任”称号,热爱教学工作。擅长课程有:《现代管理学基础》、《经济法概论》、《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
王宏强,男,1984年11月出生,汉族,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国学。2005年至2011年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7年10月,撰写的《“新课标”背景下历史教学的调查与研究》获得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等部门联合颁发的“调查报告优秀奖”,同年11月该论文又被长春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调查报告”。2009年,荣获东北师范大学“诚信杯”学术课题论证大赛一等奖。2011年,荣获东北师范大学校级“优秀研究生”和校级“研究生学术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讲师。任职以来,担任《中国近现史纲要》、《中国政治思想史》、《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建设和主讲(第1参与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和2015年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曾在甘肃省“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主持校级重点项目《黄老学视阈下的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研究》、《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担任法治思想及其行业实践研究科研团队的主持人,2016年获得学校“优秀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享受“青年人才工程”项目资助,在《史学月刊》(CSSCI核心)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李桢峰,男,汉族,中共党员,讲师,1975年出生,甘肃定西人。2000年西北师大历史学历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先后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论》等专业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基础课程。2005年,参加科研项目《新疆教育调查》和《新疆少数民族状况调查》,并写调查报告数篇。在《西域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盐业史研究》、《丝绸之路》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2008年,参编教材《形势与政策十四讲》(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2009年参加定西市科研论文比赛,其《军训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文获一等奖。2011年,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天水),《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概述》一文获二等奖。2013年,第九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甘肃中等师范教育史研究》。
- 热点图文